bd半岛体育砥砺奋进七十载 办事教养谋新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23:27:59

  70年披荆斩棘,70载波澜壮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壮丽发展进程中,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其不断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伴随和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应用导向,从统购统配逐步走向多元装备。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6%。国家力量全面投入办学,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普遍基础差、底子薄,仪器设备严重短缺。为满足加快恢复教育事业、开足开齐课程的需求,国家教委以“统一管理、统一目录、统一配备、统一划拨”的集中型方式,逐步构建和形成全国教学仪器生产和供应体系,初步解决了教育装备产品短缺的问题,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1952年,新中国首次颁发普通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用于指导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并逐步由一般理化仪器扩大为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1964年,教育部成立教学仪器研究室,专门负责教学仪器的研究和设计工作。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普教仪器展销订货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前身),开启了教学仪器供配从完全计划调节向发挥市场作用的转变,实现了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择优选购,促进了教学仪器生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发布《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九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仪器生产定点厂为骨干,统筹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2001年,全国教学仪器定点厂完成历史使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教育装备供配进入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政府采购阶段。当前,以学校需求为基础,按财政体制开展政府采购是教育装备工作的主要供配方式。

bd半岛体育砥砺奋进七十载办事教养谋新篇

  围绕中心,紧密服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满足教学需求是教育装备工作发展始终坚持的原则。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全国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课程改革、普及义务教育等先后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及实验教学成为这一时期教育装备的重点工作。1987年,第一次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把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应当重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以及教具的开发研究工作”;1988年bd半岛体育,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工作的若干意见》等7个文件。全国各地也纷纷全面加强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配备。浙江省从198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四川省全面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试点工作。其中,教育装备工作的标准化还对促进教育均衡和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为加快教育转型,适应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装备在内容和形态上都不断丰富,以支撑研究性学习、跨学科教学和基于真实情境的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网络学习空间等新型学习空间成为重要的装备内容和趋势。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全面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课程实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截至目前,浙江49%的中小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到2020年,上海市每所中小学校将至少建有一个创新实验室,为选课走班、探究性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提供有效支撑。

  自主创新,大力鼓励教师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教育装备工作中原始的创新点。为解决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和供应不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国家就坚持自力更生和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鼓励教师发挥自身能动性自制教具,推进教具革新,满足实验教学需要。1950年,教育部配合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召开,举办了全国初等教育展览会,其中1万余件展览品多是小学教师和学生亲自动手创造出来的。同时,自制教具也是推动教具革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路径。河南省全省动员自制教具,以自制教具入手推进实验教学的普及。1986年,国家教委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优秀自bd半岛体育制教具评选,并举办展览。1995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强调,“教师制作教具是一种教研活动,自制教具是一项教育科研成果”,对自制教具在教改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刻阐释。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日益创新,教师自制教具在技术应用、教学设计、课程融合等方面都进一步深入,呈现出“从以解决器物不足为目的向支撑教学创新的教学设计转变,从破解单一知识教学难点向跨学科融合转变,从辅助学生学习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转变,从知识教学工具转变成为个性化成长的有效载体,从废物利用转变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特点,对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引领,不断促进教育的变革。技术革命和创新,是教育装备工作一直以来的自觉追随。从电影、录音教学到幻灯、投影,再到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装备从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拓展至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其教育教学价值从展示、演示、验证知识和教学逐步走向运用技术学的思想、手段、方法,来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197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电化教育馆;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暂行规程》,要求学校应统筹规划好电化教育器材建设。“两机一幕”、音像教材、农远工程、三通两平台,电化教育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注入了不可替代的动力,也实质性地扩展了教育装备工作的内涵和作用。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装备在教育装备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并注重以技术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评价、改变教育供给方式。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8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通过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教育的变革”成为教育装备的时代内涵。

  标准保障,促进教育装备工作规范科学。标准化工作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学仪器的种类不断增加,因缺乏相应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影响装备绩效。1981年,教育部成立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协作组,后扩充为力学和热学、电学和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生物学四个组。到1988年,共发布教育部标准299项。1987年,经原国家标准局批准,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大连市成立。1988年,设立力学和热学仪器、电学和磁学仪器、光学和原子物理仪器、生物学仪器、化学仪器、小幼教仪器6个分技术委员会。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提高教育装备产品质量、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发布7项国家标准和301项教育行业标准,覆盖1900余种中小学教学仪器,规范了教学仪器的质量要求。

  专业服务,推动行业持续发展。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和行业管理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保障。1986年,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在天津成立,负责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的管理,并先后更名为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现名)。30余年来,协会以服务教育为宗旨,致力于开展行业发展调查和研究、开展行业交流和合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为产业和行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贡献。自1980年开始,目前由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已连续举办了76届。成为了教育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装备产品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自2003年以来,每两年组织一次产品推荐,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自2014年开始,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活动,至今已培训行业骨干3000多人次。自2016年开始,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共发布12项教育装备团体标准,参与制定8项行业标准。截至2019年7月,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共有幼儿教育装备分会、高教装备分会、教育信息化装备分会等9个分支机构,会员单位38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装备品种涵盖传统教学仪器、学校后勤装备和最新的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成为我国教育装备行业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社会团体。

  70年砥砺奋进,70载步履坚实。70载栉风沐雨,教育装备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配备不足到不断丰富、从辅助教学到引领变革的过程,笃行致远,不负韶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中小学校理科实验仪器配备基本达标,生均仪器设备值小学达1558元,初中达2453元;小学、初中和高中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67.56%、77.29%和88.05%。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教育装备的工作内涵也不断深化,从单纯的器物配备为主转变为支撑课程实施技术环境构建为主的装备,从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和重现知识发生过程为主转变为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从标准化装备为主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作为逻辑起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装备为主,具备和体现“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支撑教育资源链接、提高学生认知效率、推动教育精准管理、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六大功能。

  70年风雨兼程,70载情怀如初。回望教育装备发展的辉煌历程,“立足技术进步,服务教育发展”是我们始终坚守和传承的初心。我们始终围绕改革大局,服务教育发展。70年来,全国教育装备工作始终以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为中心,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明晰发展方向,丰富工作内涵。从新中国初期的以“器物配备”为主到着力普及实验教学、推进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施“农远工程”,再到当前以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为工作核心,每一阶段教育装备工作的定位和方向,都源于该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我们始终紧跟技术进步,推动教育创新。在70年的实践探索中,教育装备工作一直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技术进步”贯穿于教学仪器、实验教学、教具发展、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始终;一直深入研究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探寻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策略和路径、指导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着力以教育装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为立德树人、培养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懈努力。应该说,每一个前行的步履,都印记了技术的进步,都焕发着深厚的教育创新禀赋。我们始终传承专业素养,保持开放视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融技术和教育于一体的专业性工作。70年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以专业的素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教育装备工作,推动行业蓬勃发展。《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与装备研究》《行业通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教育装备展示会,都为广大教育技术学者、师生、管理机构工作者和企业搭建了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以专业、开放的视野碰撞思想、合作交流、兼容并蓄,形成多方参与的良性发展机制。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70年的光辉岁月,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过去的道路,我们豪迈走过,硕果累累,用行动诠释了技术的力量;站在新起点,我们紧握时代机遇,勇立潮头,着力发挥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科技浪潮,教育现代化肩负更艰巨的时代使命。作为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积极促进者和推动者,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用“开放、跨界、融合、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从“技术作bd半岛体育为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技术作为bd半岛体育工具创新教与学的过程、技术作为思维改变教育活动形态”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技术和教育的关系;积极促进教育装备的情境化、课程化、多样化,以学为中心,大力推进“支撑知识学习,完成基本教学的装备;支撑深度学习,基于问题探究的装备;支撑创客学习,实现知识创新的装备;支撑个性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的装备;支撑自适应学习,基于数据分析的装备”五种教育装备的配备和普及,实现技术重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内容、扩展学习方式、感知学情特征、优化学习评价;通过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模式,实现每个学习者都能通过技术受益,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教育装备事业风鹏正举,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