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科研仪器:洞开科研革新的大门bd半岛体育
发布时间:2024-02-23 22:10:43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共享经济,bd半岛体育实质是把利用不充分的闲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但目前,一些共享经济模式盲目增量,甚至玩噱头、炒概念,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共享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经济之声推出系列报道《定义共享:五个样本的启示》,通过对五个共享经济样本的调查,正本清源。今天推出第五篇:《共享科研仪器,敞开科研创新的大门》。

  “对于做科研来说,仪器就像是人的眼睛一样。没有仪器的话基本上是等同于盲人摸象。”在研究所工作的马先生,经常为找不到一件适合做实验的科研仪器苦恼。

  长期以来,仪器设备“封闭”在科研院所,不要说对社会开放,就是内部相互使用也困难重重。听到国家顶级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搭建了“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开放共享科研仪器,马先生很兴奋。

  记者登录“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大量科研仪器和图片展现在眼前。中国科学院装备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红松说,目前已经上线了八千多台大型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10亿元。这些设备不仅在科学院100多家研究所共享使用,也向社会开放。“知道仪器,你就搜索这个仪器;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可以说我要干什么,搜索了就会有一些结果出来。你去点预约的时候,它就会蹦出一个窗口,那里面有一个联系人,你跟他打电话。如果这实验做了,你想长期来,那我给你一个合法的身份,你以后自己直接去登录。”

共享科研仪器:洞开科研革新的大门bd半岛体育(图1)

  中国科学院的共享模式,符合共享经济的基本要义,利用的都是现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资源的边界打开了,“有需求不能满足、有资源又不开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科研人员有了更方便的技术平台,创新创业也降低了科研成本。举个小例子,离心机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多数的生物化学研究课题都需要它,如果按课题数量配置将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采取集中配置的方式,把不同用途和规格的离心机统一管理,放到共享平台开放使用,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马先生表示:“在以前没有这些共享平台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仪器可能只限于这个部门和科室里面。但是仪器共享平台建立之后,你需要哪个仪器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很轻松地搜到,然后预约,就会方便很多。”

  坐拥丰富科技资源的中科院,依靠“共享模式”,脱胎换骨,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科学大院”,幅射四方,惠及大众。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已经在中科院15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114个研究所成功应用,目前有4万多用户。

  张红松介绍:“这个系统目前来说,基本覆盖了我们科学院在全国的主要城市。这是一个跨城市的系统。能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一张网互相访问。”

  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喜人的数据背后,是中科院多年来的积累。10年前,中科院就有了“仪器设备共享”的设想。耗时10个月,共享平台1.0系统在中科院10个大型中心部署完成。随后,在2.0系统中,可共享的仪器数量从最初的1000多台,迅速增加到4000多台。中科院又顺势推出了3.0系统。在新系统中,用户可以做到实时监测科研数据。“仪器服务的好坏,我在这个平台上都能够查得到。而且要简化科学家的日常工作。系统里面有结算功能,报销也简单化了。”张红松说到。bd半岛体育

  从表面看,这种共享很像租赁,但租赁是以传统经济中资源的“独占”为前提,只是简单的买断时间、“金钱换实物”,而共享经济则是建筑在新经济形态下社会资源社会拥有的理念之上bd半岛体育,从本质上是认为,社会资源不应独占,而应由全社会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共享科研仪器的样本,又不同于共享住宿、共享停车,赢利并不是核心诉求,而是更具有公共性,更强调服务,更强调义务。

  张红松说:“大家为什么去共享,因为它方便。设备放在这里,我们有义务把闲置的设备放在系统里。你用不的可以拿出来共用,科学院不用还可以为社会服务。企业可能需要、大学的老师们他们需要。”

  中科院科研仪器由于是依靠国家投入,国家明确提出“推动财政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所以科研仪器在共享时,只收取实验的消耗费用。张红松说,如果是个商业行为,它会收人力成本,“我们对外开放的时候只收取的是实验本身的消耗,比如水电费,或者实验耗材。我们只收基本费用,我们不再收额外的费用。”

  注重服务和义务,还体现在科研设备的维护,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智能化实验室主任史广军表示,他们会根据用户体验,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从用户的角度,结合平台,以微服务的形式,满足实验室一些科研上、管理上的个性化需求。”

  张红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环境,帮助科学家提高整体的科研效率。这个时候,这个系统你不用去宣传,它自然就共享了,提高了整体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目前,“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还只是共享中科院所属的科研仪器。将来,是否会有更多渠道的科研仪器加入到平台呢?中国科学院管理信息化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焦文彬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也希望把我们更好的做法向外部拓展。科学院在这方面是非常开放的。我们这个平台的能力建设也能够支撑这样的一种拓展。技术环境在变,需求也在变,越来越提倡这样的共享经济,确确实实能给很多青年学生、科研工作者带去加速器。”

  科研仪器精密高端、价格昂贵;科学研究项目众多,经费有限。这看似矛盾的两端,由于有了共享开放的服务平台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了正确方向,有了政策支持,有了制度保障,我们相信,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的发展一定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