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盛德泰林生物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简称:“德泰检测”)成立于2012年,注册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013年7月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取得《计量认证证书》,2016年7月通过陕西省资质认定第一次复查评审,2022年6月通过陕西省资质认定第二次复查评审。是西部地区首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专注于生物医药安全技术检测、研究的第三方机构。 公司拥有一支精干高效,技术素养过硬的专业团队,现共有职员2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2名;其他13名。公司致力于生物安全技术检测的公正性与判断的独立性,立足服务于制药、食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电子工业生产等相关行业,开展各类洁净环境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高压灭菌设施设备检测、生物安全柜检测、制药用水及药品相关参数等四大类检测服务项目,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验)报告。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洁净环境、灭菌设备、箱体冷链系统、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等验证技术咨询和验证技术服务;提供药品、医疗机构制剂、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测方法适用性试验技术服务;提供药品抑菌剂效力处方开发、筛选、验证、检验等技术服务;开展相关业务的实验技术支持服务,相关设备租赁、合作,数据处理分析等服务。
瑞特认证检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RCD)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西安,是一家集认证服务、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TIC企业。专注认证与检测领域10余年,RCD在全国已建立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整的服务资质、专业的技术队伍和资深专家,服务能力已可以覆盖到工业及建筑业、铁路建设、轨道交通、环境、水利工程、轻工家居等产业的全供应链与全产业链。作为第三方认证与检测服务机构,RCD不断创新,以“科学、公正、高效、完善”为使命,全面保障品质与安全,推动管控与合规,通过一流的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信息化建设及培训服务,致力于在企业组织、政府和个人之间传递信任,助力实现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西安重光明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第三方综合检验检测机构,成立于 2013年,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主要涉及环境检测、咨询等业务。2016 年 02 月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定评审,获得了《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2022 年 02 月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定复评审,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评审证书;并连续 6 年参加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均取得了《能力验证合格实验室》证书,2021 年 12月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公司面积 800 平方米。目前公司设置有商务部、质量管理部、综合业务部、检验分析部、现场检测部。拥有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 190 余台套。公司致力于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紧随行业动态,产研结合。 公司员工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检测人员 100%持证上岗。能够承担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噪声、土壤、室内空气等检测项目。公司本着务实求新、至诚至善的理念,以诚信、创新、发展为宗旨。通过专业的检测实验室、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性检测服务,向社会出具公正、权威、精准的检测报告。
西安创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专业从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武器装备自动化检测及测试设备、高性能数据板卡、计算机系统集成、应用软件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西安创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以下简称创尼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建立于2017年,坐落于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西路35号西安理工大科技园内,拥有4000多平米的工作场地,主要从事军用、民用产品的环境与可靠性检测试验。拥有测量设备、试验设备30余台(套),包括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温度/湿度/振动综合环境试验箱bd半岛体育、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高温试验箱、气动垂直冲击试验台、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高低温湿热霉菌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等。主要承接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 创尼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致力于质量立司,按照CNAS-CL01、DILAC/AC01、GJB2725A、GJB9001C-207等标准和规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并持续运行。先后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简称“CNAS”)、国防科技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简称“DILAC”)的认可以及武器装备质量体系的审查,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并颁发了证书。严格按照“质量*、诚信可靠、服务一流、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创尼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具备按照GJB4239和GJB450A两个顶层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军用标准,开展气候环境试验、力学环境试验、综合环境试验、环境测试等4大类、共计14个试验项目: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温度冲击、低气压(高度)试验、温度-高度试验、湿热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环境应力筛选、温度变化、综合环境(温度-湿度-振动)、碰撞、盐雾、霉菌等。技术能力覆盖GB/T2423、GJB150、GJB150A、GJB360A、GJB360B、RTCA/DO-160E、RTCA/DO-160F、RTCA/DO-160G、MIL-STD-810F、MIL-STD-810G、GJB367A等118个标准。 创尼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现有职工30余人,培育并构建了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适应技术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受聘于*院校和*集团的各类专家、技术带头人数5名,技术工人数10名。 未来西安创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开拓市场,以先进的技术满足顾客要求,以规范的管理保证装备的可靠性,服务*、面向社会。
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成立于1978年。1989年获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及相应政府配套经费,添置了一批当时在西安地区档次最高、种类最全的仪器设备。1999年归属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原化学系)管理,建设经费实现了集中使用、重点发展,使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经费2000多万元,新增4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普仪等仪器设备,及电分析化学和分离科学等方面的专门仪器。2014年随学院迁至长安校区后,同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大学)合并。2017年在学校 “一院一策”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再增透射电子显微镜、液态金属靶单晶、超分辨共聚焦显微镜等19台套高端仪器设备,中心的装备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提升。 中心现有实验技术人员21人,平均年龄34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97%,其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是一支充满朝气、基础扎实、团结进取的专业技术队伍。随着尖端仪器设备被不断引进,中心人员定位从单纯的管理员提升为具备科研素养的技术员。因此,中心建立了以设备类型为划分的人员组岗考核模式;实行了以5个维度为量化指标的小组激励办法,即支撑高水平成果量、测样量、消耗量、测试费收入和服务满意度;采用了人事代理为聘用形式的转编及退出机制。新模式、新办法、新机制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中心人员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保障了教学科研的高质量发展。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工信厅主管、农业厅进行业务指导,依托陕西科技大学组建的从事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开发与转化,实行事业法人管理、企业化运作的科研院所,是省政府直接支持组建的6所省级研究院之一。 农研院基于陕西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陕西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资源,加快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农研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产品加工领域关键技术及共用技术集成研究,做好项目孵化和培植企业等工作,走产、学、研、企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为突破口,在关键加工技术领域重点突破,主要包括:陕西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研究;农产品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体系与安全;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产业开发;农产品加工关键装备创新研究;中小企业创业项目推广和应用等。 1、针对制约我省农副产品特色资源深加工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联合省内外具有一定实力的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科研院所,以深加工为突破口,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及技术集成研究,提升我省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水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2、针对我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以企业为载体、为企业技术服务,开展企业所需求的农产品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基于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势、农产品资源特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开展陕西省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策划农产品精深加工具有长效性、前瞻性的研究。 4、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协助各级政府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及科技人才、技术骨干专项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我省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形象、企业文化和人员素质。
201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现有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药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五所)是我国重要的水中兵器装备总体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水中兵器总体和专业技术的研究工作,以及相关试验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
“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西安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实验室实行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全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验室以科技活动为根本,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器件研究为内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加强与在陕科研院所、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业已成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光电功能器件与系统、金属材料制备成型技术等。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100m2,拥有较为完备的材料制备、结构分析、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等方面的仪器设备,设备总值2400万元,其中价值超过200万元设备2台,超过40万元仪器设备10多台,超过10万元仪器设备40余台,超过万元仪器设备150余台。实验室与英国Oxford仪器公司联合建立了“西安工业大学-Oxford电镜联合实验室”,与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联合建立了“西安工业大学-Mettler Toledo热分析联合实验室”。 五年来,实验室承担国防97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项,中国兵器集团公司、陕西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等科技奖1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320余篇(SCI、EI收录10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培训专门技术人才380余名。
西安市先进控制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于2019由西安市科技局年认定(市科发[2019]96号),以先进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信息检测与智能处理为重点研究方向,紧跟先进控制与智能处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选择对陕西省和西安市产业具有重大效益及应用前景的智能装备控制研究方向,围绕控制技术、机器人、信息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主要研究高精度模糊解耦控制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优化技术、基于智能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机器人多轴运动智能控制、机器人集成导航技术、基于先进传感技术的智能检测方法、深入探讨基于信息融合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和开发基于智能处理算法的工业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实验室将深度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强化校企共建,聚焦三大研究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市重点实验室是西安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驻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而建设的科研实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西安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高水平原始创新、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获取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源泉。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由周惠久院士等前辈建立的, 并于1963年高教部和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和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金属材料强度部门开放实验室。1990年,利用世行贷款建设,199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定位于“基础金属材料”学科领域,瞄准基础金属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于高性能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新型功能与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材料非传统制备技术与服役行为、海洋重大装备关键材料及其应用、稀有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五个研究方向,开展特色研究。1997、2003、2008和2013年四次以逐次提升的良好成绩和2018年的一次优秀的成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孙军院士任实验室主任。 近5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承担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防军工重大重点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发表了以Nature(4篇)、Science(10篇)等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为代表的原创性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在成果转化方面,突破了多项制约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材料技术瓶颈, 在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2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历届实验室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陈学俊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陈听宽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专家郭烈锦教授担任;历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教授、两院院士赵仁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教授担任。现任实验室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教授担任。 本实验室是我国多相流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创立以来在历次国家级评估中均位列本学科第一名,1997年3月实验室接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材料与工程科学领域的第一次国家评估,被评为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领域内的第一名。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工程领域的优秀实验室,2004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并获金牛奖。 本实验室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为核心支撑,研究领域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一级学科,包括10个传统二级学科和1个本室主导新建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实验室围绕“多相流科学技术”这一核心主题,与制冷与低温工程、化工及过程机械、计算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内的多相流理论建模与数值方法、热物理热化学、光物理光化学、生物物理与化学等学科分支有机交叉结合,开展以能源高效开发转化利用与节能减排为目的的过程和系统及其基本现象、基本规律、系统理论和关键技术等研究,已逐步建成一个交叉性强、覆盖面较广、创新突出的研究基地。实验室为国内从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展多相流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A)预约申请陕西省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重点实验室成功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预约申请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分析中心成功
仪器:UTM或MTS万能试验机 (二) 方法:沥青混合料四点/三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间歇式疲劳) (三)(规范)试验条件: ①15℃的试验温度 ②加载频率10Hz ③恒应变控制的连续偏正弦波加载模式 ④10mm/min的加载速度 ⑤控制应变水平为650x10-6 试件尺寸:长250mm、宽30mm、高35mm的标准小梁试件 (四) 疲劳试验标准 ①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小梁用Nfnm法为疲劳破坏标准(AC-13,SMA-13试件) 选取的初始劲度模量:为预加载第50次所对应的劲度模量. 实验终止条件:为劲度模量下降至初始劲度模量的20%. ②基质沥青混合料小梁用Nf50法为疲劳破坏标准(AC-20试件); 选取的初始劲度模量:为预加载第50次所对应的劲度模量. 实验终止条件:为劲度模量下降至初始劲度模量的50%. (五) 间歇愈合条件:将测量后的试件放置在50℃干燥条件的恒温烘箱中保温24h,再在15℃ 常温放置24h后进行第二次疲劳试验。(其中有3组试件为浸水条件下即恒温50℃水浴愈合)
我们平台仪器设备齐全,有近百台各种仪器设备,测试专业度高、周期性短、平均3-5天出结果。如您平时有样品需要外送测试,可以随时与我联系。 另外我们平台正处于大规模发展的阶段,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送检样品应接不暇,如果您这边有仪器测试老师推荐给我们,我们也非常欢迎,推荐成功会有丰厚的奖励,具体可详谈。 如有意合作请回复邮件或直接致电:。
本分析实验室xrd、bet、sem、tem、cds及产氢产氧等测试,次日可出结果。另外还有icp、xps、tg-dsc,ea等测试服务
需要做双酚A的催化加氢实验,实验原料及催化剂由我们提供,需要分析产品、评价几种催化剂的性能并寻找最优条件,要求设备能够承受7Mpa的压力,反应温度150-170℃。
样品的要求: 粉末,块状,薄膜样品。溶液无法直接测试,需滴在硅片上烘干。 粉末样品至少50mg 块状薄膜样品:尺寸小于2*2cm 最大不超过5*5cm(标明测试面)
本分析实验室最近推出低价xrd、bet、sem、tem、cds及产氢产氧等测试,次日可出结果。另外还有icp、xps、tg-dsc,ea等测试服务
是否只要注册为会员就可以使用共享平台的设备?使用时,是否需要支付使用费用?
陕西盛德泰林生物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简称:“德泰检测”)成立于2012年,注册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013年7月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取得《计量认证证书》,2016年7月通过陕西省资质认定第一次复查评审,2022年6月通过陕西省资质认定第二次复查评审。是西部地区首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专注于生物医药安全技术检测、研究的第三方机构。 公司拥有一支精干高效,技术素养过硬的专业团队,现共有职员2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2名;其他13名。公司致力于生物安全技术检测的公正性与判断的独立性,立足服务于制药、食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电子工业生产等相关行业,开展各类洁净环境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漏、高压灭菌设施设备检测、生物安全柜检测、制药用水及药品相关参数等四大类检测服务项目,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验)报告。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洁净环境、灭菌设备、箱体冷链系统、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等验证技术咨询和验证技术服务;提供药品、医疗机构制剂、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测方法适用性试验技术服务;提供药品抑菌剂效力处方开发、筛选、验证、检验等技术服务;开展相关业务的实验技术支持服务,相关设备租赁、合作,数据处理分析等服务。
瑞特认证检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RCD)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西安,是一家集认证服务、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TIC企业。专注认证与检测领域10余年,RCD在全国已建立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整的服务资质、专业的技术队伍和资深专家,服务能力已可以覆盖到工业及建筑业、铁路建设、轨道交通、环境、水利工程、轻工家居等产业的全供应链与全产业链。作为第三方认证与检测服务机构,RCD不断创新,以“科学、公正、高效、完善”为使命,全面保障品质与安全,推动管控与合规,通过一流的一站式检验、检测、认证、信息化建设及培训服务,致力于在企业组织、政府和个人之间传递信任,助力实现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西安重光明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第三方综合检验检测机构,成立于 2013年,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主要涉及环境检测、咨询等业务。2016 年 02 月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定评审,获得了《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2022 年 02 月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定复评审,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评审证书;并连续 6 年参加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均取得了《能力验证合格实验室》证书,2021 年 12月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公司面积 800 平方米。目前公司设置有商务部、质量管理部、综合业务部、检验分析部、现场检测部。拥有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 190 余台套。公司致力于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紧随行业动态,产研结合。 公司员工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检测人员 100%持证上岗。能够承担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噪声、土壤、室内空气等检测项目。公司本着务实求新、至诚至善的理念,以诚信、创新、发展为宗旨。通过专业的检测实验室、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性检测服务,向社会出具公正、权威、精准的检测报告。
“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西安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实验室实行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全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验室以科技活动为根本,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器件研究为内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加强与在陕科研院所、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业已成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光电功能器件与系统、金属材料制备成型技术等。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100m2,拥有较为完备的材料制备、结构分析、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等方面的仪器设备,设备总值2400万元,其中价值超过200万元设备2台,超过40万元仪器设备10多台,超过10万元仪器设备40余台,超过万元仪器设备150余台。实验室与英国Oxford仪器公司联合建立了“西安工业大学-Oxford电镜联合实验室”,与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联合建立了“西安工业大学-Mettler Toledo热分析联合实验室”。bd半岛体育 五年来,实验室承担国防97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项,中国兵器集团公司、陕西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等科技奖1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320余篇(SCI、EI收录10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培训专门技术人才380余名。
西安市先进控制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于2019由西安市科技局年认定(市科发[2019]96号),以先进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信息检测与智能处理为重点研究方向,紧跟先进控制与智能处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选择对陕西省和西安市产业具有重大效益及应用前景的智能装备控制研究方向,围绕控制技术、机器人、信息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主要研究高精度模糊解耦控制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优化技术、基于智能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机器人多轴运动智能控制、机器人集成导航技术、基于先进传感技术的智能检测方法、深入探讨基于信息融合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和开发基于智能处理算法的工业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实验室将深度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强化校企共建,聚焦三大研究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市重点实验室是西安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驻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而建设的科研实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西安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高水平原始创新、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获取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源泉。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由周惠久院士等前辈建立的, 并于1963年高教部和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和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金属材料强度部门开放实验室。1990年,利用世行贷款建设,199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定位于“基础金属材料”学科领域,瞄准基础金属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于高性能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新型功能与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材料非传统制备技术与服役行为、海洋重大装备关键材料及其应用、稀有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五个研究方向,开展特色研究。1997、2003、2008和2013年四次以逐次提升的良好成绩和2018年的一次优秀的成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孙军院士任实验室主任。 近5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承担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防军工重大重点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发表了以Nature(4篇)、Science(10篇)等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为代表的原创性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在成果转化方面,突破了多项制约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材料技术瓶颈, 在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2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历届实验室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陈学俊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陈听宽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专家郭烈锦教授担任;历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教授、两院院士赵仁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教授担任。现任实验室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教授担任。 本实验室是我国多相流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创立以来在历次国家级评估中均位列本学科第一名,1997年3月实验室接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材料与工程科学领域的第一次国家评估,被评为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领域内的第一名。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工程领域的优秀实验室,2004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并获金牛奖。 本实验室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为核心支撑,研究领域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一级学科,包括10个传统二级学科和1个本室主导新建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实验室围绕“多相流科学技术”这一核心主题,与制冷与低温工程、化工及过程机械、计算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内的多相流理论建模与数值方法、热物理热化学、光物理光化学、生物物理与化学等学科分支有机交叉结合,开展以能源高效开发转化利用与节能减排为目的的过程和系统及其基本现象、基本规律、系统理论和关键技术等研究,已逐步建成一个交叉性强、bd半岛体育覆盖面较广、创新突出的研究基地。实验室为国内从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展多相流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